西南油气田生物脱硫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来源: 中国石油网 2017-03-16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 周泽山) 9月16日,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研究院徐波博士与他的团队一起,围绕扩大脱硫能力、减少脱硫成本,完成了改(扩)建生物脱硫现场实验装置的优化方案设计。这意味着用特殊的微生物取代化合物,用微生物的奇妙功能取代传统的化学反应,脱除含硫天然气中的剧毒物质硫化氢,已经踏上“梦想照进现实”的“星光大道”。我国天然气净化装置的大家庭中,将喜添重要新成员。

  当天,位于四川省江油市的国家能源高含硫气藏开采研发中心生物脱硫现场试验基地内,改(扩)建工程有条不紊,其雏形是我国首套生物脱硫现场实验装置。8月20日,输入这套装置的原料气每立方米含硫化氢20克;而输出的天然气每立方米含硫化氢6毫克,达到国家一类气标准。这标志着我国生物脱硫技术现场应用取得成功。

  攻关天然气生物脱硫技术,西南油气田公司始于2009年7月。技术思路是硫化氢与吸收液反应生成硫化物,培育微生物,“吃进”硫化物,“吐出”硫黄并再生出吸收液,实现脱硫;攻关步骤是室内实验、现场实验、建装置脱硫生产;难点是微生物的筛选和培养。

  室内实验环节,徐波与他的团队苦熬3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才展现在人们面前:形成了快速筛选微生物菌群的技术,获得基因改良菌种,建立了生物脱硫室内评价装置,奠定生物脱硫现场试验坚实的理论基础。

  今年5月,西南油气田建成我国首套天然气生物脱硫现场实验装置。经过3个多月试验,各项技术参数达到理想目标。与当今广泛应用的“醇胺法”脱硫技术相比,这套装置有成本较低、环境影响较小等独特优势。

  四川盆地是我国天然气净化工业的发源地,西南油气田天然气研究院是重要的技术研发中心。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黄土脱硫;1965年12月,我国一套“醇胺法”脱硫装置建成投产,循环使用化学物质吸收硫化氢,再通过化学反应转化成硫黄;上世纪70年代,边远低含硫气井开始应用“干法脱硫”技术。

  如今,黄土脱硫已绝迹,西南油气田公司建有醇胺法脱硫装置20多套、干法脱硫装置240多套,并建有国家能源高含硫气藏开采研发中心。

  据悉,生物脱硫技术目前处于发展阶段,国外也刚开始工业应用。


0 阅读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电话
  • 位置
  • 留言